回望这一年,俄乌战争仍在继续,巴以爆发新一轮冲突,非洲多地政变频发,美洲地区毒品暴力猖獗,战火遍布全球,
极端天气也在侵袭全世界,寒潮、龙卷风、特大暴雨、极端高温轮番上阵,全球至少有12000人死于洪水、野火、飓风、风暴和山体滑坡等气象灾害。
自然灾害之外,还有事先张扬的“谋杀”。8月,日本启动核污水排海,在洋流运动的影响下,预计10年后将影响到全球海域,人们战战兢兢却又无可奈何。
高通胀背景下,世界经济增速放缓,时代的焦虑落到普通人头上,法国多个行业爆发大罢工,好莱坞编剧罢工长达半年,消费降级在全球蔓延。
为了活下去,人们抱团取暖,从微小的幸福中治愈身心;人们努力尝试,不断探索生产力的边界,寻找一切可能的出路。
于是在这一年,ChatGPT的横空出世引爆了人工智能的浪潮,大模型的迭代让人们看到了具象的未来。
这一年,人们继续把目光投向遥远的深空,探月、探火,步履不停,星舰发射,虽败犹荣,商业航天迎来爆发时刻。
这一年,新能源汽车一边降价,一边“吵架”,从设计、营销“吵”到增程、智驾,沸沸扬扬,亦是潮水所向,2023年11月,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首次双超百万。
这一年,脑机接口让猴子通过意念完成了动作;人造子宫成功孕育出了早产羊羔;可控核聚变多项技术取得里程碑式进展,人类距离未来更近一步。
我们盘点了2023年一些令人欣喜的成就,或许它们离普通人有点遥远,但在寻路与开路的过程中,改变正在发生。
降价是为了保销量。随着国家补贴正式退出,新能源汽车应声下跌,销量环比下滑幅度接近50%,几乎腰斩。
1月6日,特斯拉国产车型Model 3与Model Y率先降价,通过“以价换量”,特斯拉创下了6.6万辆的月销记录。
随后,问界、零跑、小鹏、极氪等一众新势力品牌纷纷跟进,上汽通用、广汽本田、大众、BBA等传统车企也加入价格混战,东风雪铁龙更是宣布最高直降9万元,用实力证明了没有卖不出去的汽车,只有卖不掉的价格。
价格战持续一年,车圈进入洗牌阶段,日本三菱退出中国市场,威马汽车申请破产重整,广汽本田由于“生产的阶段性调整”,裁员900人。
与之相对的是,2023年,比亚迪达成300万年销量,理想汽车月销突破4万,迎来里程碑时刻,蔚来汽车拿下独立生产资质,并新获22亿美元投资,弹药充足。
年末,问界M9上市,小米汽车入场,进一步将新能源汽车领域的竞争推至白热化。
从沙发冰箱到换电系统,从电池密度到续航里程,从视觉方案到自动驾驶技术,从芯片架构到智能系统,“卷”起来的汽车厂商们,不仅把价格打了下来,也把汽车的软硬件配置拉了上去。
其中有的是技术路线月,王传福在投资者沟通会上称“无人驾驶都是扯淡”,余承东就在问界发布会上回应“或者是(因为)对行业不了解,或者是故意这样说的”。
有的则是被动防御。像比亚迪回应长城的举报,以及懂车帝冬测之后,来自厂商们的集体质疑。
但无论是价格战,还是打嘴仗,又或者是向前辈致敬,车企之间的摩擦和内卷,都是新能源汽车行业充分竞争的结果。
行业竞争,从来都是大浪淘沙,但在不断的竞争中,中国新能源汽车成功走了出去
3月,ChatGPT-4惊艳亮相,给了全世界亿点点AI震撼。一夜之间,大模型从抽象的专业术语变成了创投圈大热门,创业者、科技公司纷纷押注,从Open AI的GPT-4到Meta的LLaMA 2、亚马逊的Titan,从百度的文心一言、阿里云的通义千问、腾讯的混元大模型,到华为“盘古”、商汤“商量”、中科院“紫东太初”,不到一年时间,国内外的大模型数量超过数百个
3亿次;AI应用内购收入同比增长 175%,接近4亿美元(约合28.71亿元人民币),其中,美国贡献了全球头部 AI 应用总收入的 55%。
今年4月,网信办等七部门就《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公开征求意见,到8月《办法》正式施行,月底,首批国产大模型就宣布向公众开放。
从远古线虫到遥远星际,从生物医学到微观世界,在动荡的2023年,国内科研工作者们也在不断突破。
该试验由南开大学教授段峰团队牵头,相比马斯克Neuralink的侵入式脑机接口造成的大创伤,以及其他非侵入式脑机接口的信号稳定性问题,介入式脑机接口不用开颅手术即可采集到颅内脑电信号,再将脑电信号转换为控制指令,就能实现动物对机械臂的主动控制。
嵌合体猴,并证实了猴胚胎干细胞可以高效的贡献到胚外胎盘组织和生殖细胞。要知道,胚胎干细胞是生命发育早期的“种子”细胞,不仅可以实现体外无限复制,还能在改变培养条件的情况下被诱导分化成不同组织的细胞。因此,这一发现将为基础研究和非人灵长类遗传修饰模型
除此之外,致力于毁灭人类,以维持人类文明的MOSS,对应着现实世界中的“九章”、“祖冲之二号”量子计算机
当我们把目光投向星空,今年,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实现第500次发射,成功率100%;“天宫”空间站实现常态化运行,并在微重力物理、空间生命科学与人体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载人登月初步方案公布,天问一号“环火”两周年……中国航天还在不断踏上新征程。
但是相比Space X,我们在规模、运力、成本和可回收复用方面,仍然面临着“大而不强、大而不优”
爱达·魔都号交付,进入试航阶段;四川稻城的圆环阵太阳射电成像望远镜正式建成,成为目前全球规模最大的综合孔径射电望远镜;凉山州的锦屏地下实验室投入运行,是世界最深、最大的极深地下实验室;还有麒麟9000S芯片打,强势回归……要想向上生长,就要向下扎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