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经历三次开颅的轮椅少年:想读英语或生物专业未来当老师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3/7/6 9:17:41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我希望读安徽省内大学的师范类专业,未来想当一名老师。”近日,有关“经历三次开颅的安徽‘轮椅少年’吴浩冉高考成绩超出二本线”的消息在网上引发关注。日前,吴浩冉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说,他比较喜欢英语和生物,选的也主要是这两个方向的专业。

  9岁时,吴浩冉突发脑溢血经历过三次开颅手术,身体留下了后遗症,无法自主行走。在康复医院疗养半年后,他重新回到学校,从此轮椅和拐杖成为他生活中的必备工具。

  “那时我年龄还小,返校时老师和同学都对我很好,没有感受到太大的心理落差。只有当同学们都去室外上体育课时,我会有些心情低落。”吴浩冉回忆,后来,为了转移注意力,每当同学上体育课时,他就自己坐在教室里看书、写字。

  生病后,行动不便的吴浩冉将更多精力放在了学习上,并从初中起就萌发了将来要成为一名老师的愿望。

  谈及这个暑期的计划时,吴浩冉表示,他想为大学生活做点准备,并希望能找一份力所能及的暑期兼职,为家里分担一点压力。

  吴浩冉生长于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一个农村家庭。他还记得,他是在小学三年级的一个课间突然就晕了过去。

  那是2013年春节过后,开学不久的一天。课间,他拿着买早餐剩下的一元钱去买小卡片玩。买完小卡片后,他突然感觉到头很晕,很快就失去了知觉。

  醒来时,吴浩冉已经在医院里。他因为先天性脑血管畸形,经历了突发脑溢血,做了开颅手术。

  当时吴浩冉尚未满9岁周岁,他还不太明白什么是“突发脑溢血”,也很难理解这会对他的人生带来什么改变。

  事发当天,吴浩冉突然昏倒、抽搐,陷入了昏迷。在被救护车从霍邱县送往六安市救治的路上,他还一度呼吸暂停。他在安徽六安做了开颅血肿清除术,进过重症监护室,住了很长时间的医院,之后又去上海做了第二、三次开颅手术,前后治疗了近一年的时间。

  那时,吴浩冉妈妈带着当时只有几个月大的女儿住进医院陪护,既担心吴浩冉的病情,又要照顾年幼的女儿,还为重症监护室一天好几千元的医疗费发过愁。为了省钱,晚上吴浩冉睡在病房里,她和丈夫就睡在医院的走廊里、躺椅上。

  好在,吴浩冉当时年龄尚小,记忆中“那时医院里有很多人陪着我,也有情况跟我类似的病人”。他没有意识到这是一场很大的变故,心情上也没有感觉特别低落。

  经历三次开颅手术后,吴浩冉控制运动的神经受到影响,无法自主行走,并存在肌张力高、肢体比较僵硬的问题。尽管在医院做了很长时间的康复训练,吴浩冉行动时仍只能与轮椅为伴。

  在休学一年后,吴浩冉重回校园,继续读三年级,和原本比他小一届的孩子成为同学。

  他回忆,重回到自己熟悉的乡村小学,老师和同学都对他很好,没有人向他投去异样的眼光。他比较坦然地接受了自己身体遭遇的变故。

  “只是每当上体育课时,同学都可以出去玩,但我只能在教室里坐着,心里会有些低落。”吴浩冉记得,从那时开始,他尝试通过转移注意力的方式来调整自己的状态。同学们去室外上体育课了,他就在教室里看书、写字,或者自己给自己找点乐子。

  也是从那时开始,他喜欢看各种内容励志或者新颖、搞笑的书。“也是因为看过一些励志的书,才有了我现在比较乐观的性格。”吴浩冉笑道。

  他坦言,生病前,他也活泼、贪玩,没有要好好学习的意识;生病后因为行动不便,他把更多注意力放在了学习上,也爱上了看书、学习,成绩比生病前更好了。

  吴浩冉生病后因为肌张力高,身体比较僵硬,从术后到上高中前,几乎每天都要做两三个小时的康复训练,练习站立、深蹲等动作。

  “开始是在康复医院,一天的费用大概五六百元。后来涨到1000多元一天后,我们觉得经济上承受不了,就从网上买了站立床、脚蹬车等康复器材,自己在家做康复训练。”吴浩冉妈妈说,吴浩冉到霍邱县城读高中后,他们租住到了学校附近。由于高中学习时间紧张,加之租的房面积小、放不下康复器材,吴浩冉只好停止了康复训练。

  吴浩冉高中期间,学校早上7点上早自习,和吴浩冉同在一处租房的学生6:40起床也来得及赶到学校。然而,吴浩冉高中三年基本都是早上5点半起床,晚上12点睡觉。

  “因为他做每件事都需要比别人花更多的时间,所以他起床的时间最晚没有超过早上6点。”吴浩冉妈妈说,“夏天我们正常人可能一分钟就能穿好衣服,他需要花10分钟,冬天穿衣服则要花半个多小时。所以时间紧张时,我会协助他穿衣服。”

  如果出门前时间还早,吴浩冉会在家先学习一会再出门去学校。更多的时候,他会早早去学校,开始一天的学习。

  上学和放学路上,别人可以大步流星地走,吴浩冉受限于电动轮椅的速度,要花别人三倍的时间才能到学校。

  到了学校,去教室需要爬楼梯,他就把轮椅放在一楼,自己拄着拐杖或扶着楼梯扶手缓慢上楼。

  学校的卫生间没有残疾人使用的设施,上厕所不方便,吴浩冉有时需要赶在中午回家方便。

  学习上,由于生病做过三次开颅手术,吴浩冉学得并不轻松。遇到问题,他会自己先记下来,等到课后主动去老师办公室请教。

  吴浩冉妈妈表示,“虽然他在很多事上需要花别人三四倍的时间才能完成,有些事甚至是他花再多的努力也完不成,但他能做的事我会尽量让他自己做,因为他早晚是需要自己独立的。”

  也正因如此,很早之前,吴浩冉就觉得“自己自立一点会比较好”,常常婉拒周围人的帮忙。

  “但我其实也得到过老师和同学的很多帮助,比如,我没办法在手里拎着东西情况下自己爬上楼。这类情况下,都是靠老师、同学帮我拎东西。”吴浩冉补说,“遇到不好走的路段,同学也会扶我一把。”

  他说,“不管我是什么样的,未来的路都是由我自己去铺设的,未来的一切都是由我去创造的。我相信,只要努力就会有回报,就能走出自己的一条路。”

  6月24日,安徽开启高考成绩查询通道,吴浩冉第一时间查到了自己的成绩——445分,超二本线分。

  “他平时考试的成绩,大概是在二本线到一本线之间,所以高考也算是基本发挥出了他的水平。”吴浩冉妈妈表示,“对别人来说,考上二本或许不是一件很难的事;但对他来说,挺不容易的,我很满意了。”

  吴浩冉的爸爸在上海开网约车,高考成绩公布前一天便从上海赶回了安徽老家。高考成绩出来后,吴浩冉和爸爸一直在研究填报志愿的事。

  “大约从初中开始,我就萌生了将来要当老师的想法。”吴浩冉回忆,那时家人觉得他做事踏实,爱学习,综合他的身体条件来看,认为他将来比较适合当老师。他自己在心里认真想了想,觉得当老师的感觉很好,明确了将来要当老师的目标。

  考虑到自己比较喜欢英语和生物,吴浩冉最近一直在结合自己的高考成绩,看这两个方向相关的专业和院校。

  选择学校的过程中,吴浩冉和家人考虑了一些现实的问题:由于大学期间仍然需要妈妈去陪读照顾生活起居,因此最好优先选安徽省内的高校;民办院校的学费很多在2万元/年到4万元/年之间,家里在经济上承担不起,所以尽量只在公办院校中选;往年分数线比较高的学校,有的要避开,有的试着冲一下。

  “筛选下来,适合填报的学校不是特别多,我们尽量在自己符合条件的大学里报。”吴浩冉妈妈说。

  对于大学生活,吴浩冉有一些自己的期待。他希望自己进入大学后仍像高中一样好好学习,能学有所获,取得好成绩。他在高中的学习经验是,要不断积累,不断总结,从自己的错误和不足中去总结出改进的办法,并不断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高中的学习经验,他到大学里也可以用起来。

  在当下这个暑假,吴浩冉想为大学学习生活做一些准备,比如提前熟悉一下大学英语四级单词,看看书。另外,他还希望自己能找一份力所能及的暑期兼职,为家庭减轻一点负担。

  “大学毕业后,我希望找一份当老师的工作。”吴浩冉说,“当然,如果可能,我会考虑先考研、读研,之后再去当老师。”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