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数学老师带着足球小将们上场 |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2/11/28 3:59:18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
|
|||||
足球的世界里从来不乏以弱胜强。偏远、贫瘠地区的队伍没有精湛的技术,能用来拼的唯有几分与生俱来的身体素质,和后天积年累月凝炼出来的热爱和坚持。 在边地香格里拉,39岁的数学老师边玛定主在海拔3000多米的高原牧区操持着一支少年足球队。17年来,一批批质朴的少年球员在边玛定主的身边训练、寻梦,期盼着征服山外的足球队。 摔在这片草皮上,既不会疼,也不会脏。格咱乡小学足球队的少年,第一次穿着胶钉鞋踩在专业的足球场上,就能感受到微弱的缓冲感。 此前从没有过这种体验。在格咱乡,一片专业的足球场太过奢侈,训练只能在沙石地的土操场上。少年们为了截球、追球而猛冲的时候,每次都会扒拉起数串细沙。摔一跤尘土满身,只有坚硬的沙石地面接住他们。训练到后来,他们随身带着球,有时走一道沟壑大的土路,意外寻到一块天然平坦的草甸时,都忍不住踩上去练上一番。 2015年春天,边玛定主第一次带领球队踩上专业的足球场。他们乘坐大巴离开海拔3123米的格咱乡小学,去市区参加香格里拉市级足球联赛。 在云南香格里拉延绵的高原河谷中,和其他不被人知晓的山村一样,格咱乡镶嵌其中。怒江右岸的支流格咱河流经村落。“格咱”是藏语音译,“格”指“响声”,“咱”指“急促”,因其流水急、响声大而得名,还保留着河谷农业的痕迹。边玛定主的球队便来自这里。 主教练边玛定主个头不高,是个皮肤黝黑的健实男人。年轻时和同伴踢球,因为他和外国球员卡洛斯踢的位置相同,而且也惯用左脚,得了个“卡洛斯”的外号。如今在格咱乡小学,这位高原“卡洛斯”成了孩子们的体育老师兼数学老师。 球场上的边玛定主很焦急,在绿茵外反复踱步,不时停下来,挥舞着手大声指挥。在这场比赛里,城镇孩子们穿的球鞋、护具性能都更好,他们在球场上熟练地按照站位跑动。而格咱乡的孩子们,总是忘记战术,追着球乱作一团。“我的孩子只会奔跑。”边玛定主暗暗觉得自己水平不够,教得不好,为此羞愧许久。 一组哨响,裁判判了格咱球队的前场边线球。掷球点距离球门十几米,边玛定主示意球员将球大力抛出,扔到对方禁区里让其他队员争顶头球。 私下里和其他学校的教练交流时,对方提到格咱小学的队员,只记得他们“力气大”。与后天训练的控球技术和战术相比,“力气大”意味着格咱足球队的原始与天然,在争抢头球的时候,有时能达到出其不意的效果。 一道白色的弧线划落禁区内,看比赛的观众们发出惊呼,边玛定主也迅速将目光转移到球门前的队员——遗憾,他的孩子没能争到头球,对方的守门员直接将球拿下。本以为这一球到此结束,电光火石之间,足球从对方门将手中脱手,滚到了球门里。 第一次外出征战,结果不尽如人意。边玛定主领着孩子们搭上大巴回格咱乡。山路绕啊绕,他不确定孩子们是怎么想的,会回味这次远行和外面的世界,还是和自己一样,惦念着因落败而失落的足球梦,默默咀嚼着不甘。 14岁之前,边玛定主不知道什么是足球。他是高原的孩子,外界的信息传到这里横亘时差。小学五年级了他才听说,原来体育运动除了篮球,还有一种在地上滚动的球。3年后,他读初中,才第一次接触到真正的足球。那时候边玛定主的学校重视体育教育,每学期会有班级足球联赛。班上男生少,每个人都要上场,边玛定主分到的位置是后卫,还是替补后卫。 站在绿茵场上,足球不知何时会踢到眼前,他十分害怕。每当他坐在替补席,看着其他队员在球场上奔跑,又因为不能上场而生出一种羡慕。教练偶尔会让他上场,少年时期的边玛定主懵懵懂懂,球技生涩,几分钟后又会被教练换下。 在边玛定主的班级球队,每个人都拥有外号,按场上的位置用不同球员的名字命名。“卡洛斯”的外号就是那时候得来的。 球技差劲,“卡洛斯”这个外号和那位远在千里之外的球星,却给了他幻想的钥匙。他拥有了一些勇气,能暂时卸下家境清寒的高原学子身份,也不再因为和人交流感到害羞。 现实敲打着他。之后的很多年,他没有时间和精力踢球。受困于家境,父亲差点让边玛定主辍学,多次恳请父亲后,他争取到了读中专的机会。这也是许多高原清贫家庭的孩子共同的命运。 这颗关于足球的种子,在2005年有机会生根发芽。那一年,边玛定主结束专科院校的学习,被分配到偏远乡村,教数学、语文、美术,以及体育。 那时候,孩子们的体育课就是玩老鹰捉小鸡、跳长绳等游戏,或者器械简易的运动。边玛定主觉得足球也十分合适孩子们跑跑跳跳,便想着带一颗足球回学校。 球是从朋友那里拿来的,它很破旧,磨损得看不出白色底色。孩子们却很开心,因为有了新的大玩具。他很快发现,生长在高原牧区的孩子们从小就有过人的运动天赋,他们跑动距离长,又因为常年走山路、土路,身体的协调能力十分出色。 恰逢北京奥运会,远在边地的格咱乡小学也被影响,校园篮球队、足球队、舞蹈队等等文体活动慢慢发展起来。 边玛定主和其他两名数学老师、一名藏文老师,组成了学校的足球教练队。他们私下练习着当教练,每次训练之前,都忙着将网络上的足球入门教程下载下来,练习动作;还通过不同的足球比赛,来研究队伍的站位、踢法,学会后,再教授给孩子们。 孩子们回应着边玛定主的热情。足球比赛的日子,边玛定主每天把今日赛程写在学校宣传栏的小黑板上,各个年级的学生们都会在下课、放学时过来观赛,喝彩加油。没有一位球员忍心辜负球迷。热烈的球场氛围,让格咱乡小学的球员们像成熟的球员那样,对比赛的荣誉产生了渴望。 每年球赛都会取不同的名字,都出自边玛定主的创意。“小小世界杯”、“团结杯”……有一年甲流病毒大规模流行,他便把足球比赛的名字改为“抗甲流杯”。 在足球热火朝天地融入高原时,边玛定主发觉了许多困难。首先,他需要找到一片合适踢球的地方。 学校的土操场,不仅地面硬,还有很多碎石块。边玛定主尝试将操场上的碎石块捡出来,用衣服、石块搭在两边作为球门。但人类并不适宜在坑坑洼洼的硬地面上运动,无法减震会增加关节受伤的几率。 最终,足球场迁移到了学校门口的草地上。到了2012年前后,学校扩建,门口宽阔的草地被占用,他就带着孩子们走向学校周边,像牧牛一样,找到土地平坦或草甸丰满的地方训练。 成长在高原牧区的孩子们,从小需要帮助家长处理家务杂活,比如牧牛、牧马,放学后需要喂猪、喂羊。放牧时,寻找到一块肥美的草甸是件要事,这意味着家里的牛儿马儿能填饱肚子;如今,孩子们也在寻找草甸,意义却有所不同,这回草甸哺育的不是牛儿马儿,而是孩子们的足球梦想。 六年级学生巴桑七林在边玛定主球队中,个子最小。边玛定主在训练中发现他控球、传球的意识很好,允许他进入校足球队。 青春期的孩子们生长像柳枝抽条,许多女球员的身高都高于巴桑七林。于是,巴桑七林专注训练脚下的功夫。无论在哪里,只要球在脚下,就练习带球和控球的技术。 高山雪原,巴桑七林牧着两头黑色的牦牛。牛在湖边吃着草,他脚下盘着一颗足球,勤奋练习踮球的基础动作。国际球星也有不少小个子,巴桑七林知道自己可以不受限于身高,开发潜质成为优秀的球员。也因此,他还敢于梦想成为国家运动员。 巴桑七林的家长反对他继续在校足球队,因为在一次考试中,他的成绩下滑了。班主任也反映,孩子上文化课总是走神,注意力不集中。边玛定主停了巴桑七林的训练,告诉他,只有成绩好,才可以和班主任、家长申请留在校队。 这种激励很奏效,在接下来的考试中,巴桑七林自己争气,真的拿到了优秀的成绩。宽了心的家长,看着孩子每天牧牛踢球、放学踢球的热情,终于同意他继续在校队练习。 学校足球氛围好,许多孩子都渴望进入校队。学校给队员每人发了一颗球,作为日常训练。大山里的孩子们勤于练习,很多队员已经把足球的表皮踢掉了。 勇敢去拼,勇敢去抢,勇敢争顶,勇敢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边玛定主总是这样鼓励孩子们。 他很了解这些孩子们,有些心里话宁愿说给雪山,说给牛羊,也不愿意与同龄人敞开心扉。但足球是一项团队的运动,如果想要取得胜利,自己对踢球的路线要有明确的判断,同时也要辅助身边的队友,交流和表达是必须做到的事。 他曾经带过一位优秀的前锋队员,那个孩子球感好,对进攻的线路敏锐,但从不主动和队友交流。边玛定主把球队队长的职位交托给他,在这份责任的驱动下,情况立即改观。 五年级的杜基卓玛是女足的守门员。这个位置需要面对从球场任意方向瞄准的射门,要求球员不怕球,敢于拿球。杜基卓玛在训练的时候,总是忍不住用手触碰足球,而这也是在比赛中不被允许的。她想留在球场,于是自告奋勇做守门员。 自那天起,杜基卓玛在早饭、午饭、晚饭后,都去足球场练习守门。白色球门立在绿茵场边,她有时拉着队友,有时拉着同学,让他们射门。杜基卓玛眼神凝聚,盯着对方射门的动作,练习扑球的反应力和判断。体能消耗大,杜基卓玛有意识地给自己增加饭量,吃两碗饭,补充牛奶和肉,营养补充进体内,仿佛自己也注入了更多勇气。 他心里憋着一股劲,希望带着孩子们踢出大山,赢得市级联赛的冠军,再赢得迪庆州州级联赛的冠军,走上云南省省级联赛的球场。只有到了省级比赛,孩子们才可能被有心发掘球员的球队注意到。 2016年的市级联赛中,边玛定主带着球队来到香格里拉市民族小学的足球场,决心夺冠。经过几轮比赛,球队进入了决赛圈。那场比赛,孩子们和对手拉扯满90分钟,双方均无进球,最后只能靠点球决胜负。 5月底的时节,香格里拉气温回升。前一秒还在呐喊助威的观众,在裁判哨响宣布点球赛开始时,全部安静了。边玛定主在一旁紧张得汗珠直往下落。 多年后,教练已经说不出自己的孩子们,是谁踢进的球最为关键。他只说,最后球队险胜几球,拿下了冠军。他猛奔到场上,把撞到自己怀里的孩子紧紧抱着,最后大家久久地抱成了一团。 足球场远处的山峦绵延,像场上少年们瘦削的脊梁。这次,来自大山的球队获得了群山的祝福。 接下来的州级比赛同样拼到了决赛圈,却因为当时守门员的失误,0比1获得亚军。哨声吹响,场外的边玛定主还没意识到球赛已经结束,小队员们一个接着一个哭了出声。没过一会儿,他也跟着哭了。 就差一点,对于格咱乡小学的孩子们来说,就要重返大山再等一年。跟着球队来到比赛现场的队员家长跑过来安慰他,说,边玛老师你已经尽力了,已经尽力了。 之后的几年时间里,格咱乡小学球队的成绩稳定在市级联赛的前几名,有时踢进州级联赛,却从未突破。直到今年,边玛定主带领女足队再次走上了州级联赛的球场,胜利的果实终于被他们摘取。 电增取追是这次球队的后卫,承担起了组织进攻的中心。边玛定主在心里统计过,每次比赛,他的球队总是第一个丢球,因为拼不过对方球队从小培养的技术和战术。在州级联赛的赛场上首粒丢球,球员们本来就紧张的心情变得更加焦躁。电增取追及时地指挥队员们配合,场上的进攻节奏逐渐被带了起来。 踢到最后,孩子们的嘴唇都因缺水而泛白。最后,孩子们险胜2球赢得比赛,成功晋级年末即将在普洱市举办的省级联赛。 边玛定主的梦想就快实现了,他马上可以带着球队踢到最高级别的比赛。这场来自大山的足球闯关,花费了边玛定主17年的时间,终于即将迎来最后一关。 足球为生长在高原牧区的孩子们开阔了视野,边玛定主的孩子们大多拥有“很大的梦想”,比如想踢进国家队、想踢进世界杯、想成为世界级的球星。他总是会提醒孩子,梦想要踏踏实实地实现,没有可以轻松取胜的荣誉。这次,他或许能为一部分孩子的梦想铺设一级台阶。 格咱乡小学的球队,吸引了外部世界的瞩目。今年11月,伊利联合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启动了“伊利营养2030·为热爱上场,用营养守护孩子的足球梦”公益行动,帮助组织了学校的秋季足球运动会。球场上,孩子们以班级为队伍两两比赛,奔跑在崭新的足球场上。边玛定主在场外一边观战,一边做笔记,记录下他认为踢球意识强的学生,预备选拔到足球校队。 面对外界的关注,边玛定主感到一丝羞涩。即使与17年前他刚刚参加教育工作的环境相比,如今球队的资源好了许多,边玛定主也清楚自己的球队需要更专业的教练、更专业的器材。在2016年第二届校队成员里,有两人已经成为了香格里拉市足球俱乐部的教练,边玛定主以他们为骄傲,并偶尔邀请他们回到学校,教授更专业、更先进的足球训练技法给队员们。 同时,这次“伊利营养2030·为热爱上场”的公益行动,为这群热爱足球的孩子们送去了完备的球衣、球鞋,还有战术板、护具等专业的足球装备和训练器材,也为孩子们提供学生奶的营养支持,以及包含《乳品与儿童营养共识》在内的健康知识书籍。 为热爱上场,在球场上全力以赴。足球改变了高原孩子们的思考方式,让他们更勇敢地表达,更坚定地追求未来。除了带来了丰富的物质支持,伊利还为孩子们准备了丰富的营养补充,让孩子们在球场上勇猛生长,用爱守护孩子们的足球梦想。 边玛定主正带着孩子们为省级联赛做准备。这是一趟更远的旅程,但是他再也不会怕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