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请你试着透过一个高清摄像头看一看,当你说孩子有“手机依赖症”时,你的脑海里浮现出了哪些画面:是孩子如果没玩手机就睡不着觉吗?是孩子如果没有拿着手机就焦躁不安地发脾气吗?是孩子除了玩手机,其余事情都集中不了注意力吗……把所有你能想到的,观察到的,分条一一列出来,每一条目最好只指向一个具体行为。
通过高清摄像头所看到的这一幕幕,列出来的这一条条,正是所谓“手机依赖症”的具体内容、具体表现。这张行为清单,不仅让我们对帮助孩子调整状态有了抓手,也提供了后续判断孩子是否有所改善,改善了多少的参照指标。
看清了“手机依赖症”后,现在干预正式开始了。就像平时经营家庭经济生活需要一个账户,管理收入和支出一样,解除“手机依赖症”这个心理事件,同样需要花费心理能量,所以,也需要建立一个心理账户,来管理心理能量的获得和消耗,以便最终能顺利支撑“手机依赖症”的解除,且不影响其他心理需要的平衡。
首先,和孩子一起,为成功解除“手机依赖症”需要的心理能量做预算。具体可能是讨论以下这些问题:
3.当这些戒断反应出现时,孩子会被消耗,会烦躁,会痛苦,会失落,那做一些什么样的事情,可以给他补充能量,缓解身体和情绪的不适应呢?
4.做什么事情,孩子的状态会比较好,适合在痛苦出现之前,提前给他蓄能呢?
以上每一条都清清楚楚地记录下来,让孩子有一个细致的心理准备,也唤起他作为主人翁的参与感。
这个记录的过程,一方面是增加趣味性,模仿游戏设计的机制,另一方面是及时追踪觉察,让孩子找到更好调配自己心理能量的方法。
关于量化,可以从时间(时长、次数等)角度,也可以从感受程度的角度(建议5点评分)。
刚刚想到,除了印章和有趣的卡片,还可以考虑拼图,每实现一个小目标,发放一小部分拼图,最后一步步,拼成一整张,益智又有仪式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