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申思-上海滩曾经的金左脚(附打油诗一首) |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3/4/5 2:16:34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
|
|||||
提起申思这个名字,老一辈申花球迷对这名字自然如雷贯耳,身穿14号球衣,是中场大脑。 申思,祁宏,吴承瑛等都是当年徐根宝的弟子,真正土生土长的上海人。从94年甲A开始,由替补渐渐成为球队中的主力。 徐根宝执教申花始终强调“抢逼围,接传转”,需要兼备体能和防守,要扑上去跟对方纠缠,说白了跟如今高位逼抢有一定相似。 但申思并非这种类型球员,作为中场,大局观极佳,传球和任意球都是他标志性武器,可缺点同样明显。 速度、体能和防守都不是他的长处,抢逼围对他而言太难了,跑不过对手,又不喜欢防守,你说根宝会喜欢他吗? 申思在场上类似于里克尔梅这样的古典型前腰,速度慢但技术好,他的身边需要有马克莱莱型中场,他主攻,有人在后面为他扫荡,但当时申花可没有类似马克莱莱的球员。 在根宝眼里,他需要压迫式踢法,球员必须有一股拼命劲,场上敢抢敢拼,能上能下,而这恰恰是他的缺点。 优缺点明显,根宝只能让他做替补,这么做往往能收到奇效,毕竟下半场对方体能和逼抢强度下降,给他更多传球机会,放大他的优点。 94-96赛季,根宝作为主教练,出场次数并不多,每个赛季也就十多次,进球2-3个,但一上场就能盘活中场,创造机会。 从97年开始,根宝离开申花,外教们显然更喜欢技术型中场,出场数增加渐渐坐稳主力。 摒弃“抢逼围”,重拾海派技术流,球队需要他这样的中场大脑,在98年,联赛出场25次,打入6球。 可惜他在2002年转投上海国际,这对于申花球迷而言难以接受,除了钱,可能还跟当时某人重回申花执掌教鞭有关。 伴随着申思离去,祁宏,成耀东一众申花主力接连转会同城对手,就跟菲戈从巴塞罗那去了皇马,统统成了犹大。 但申花球迷大骂“叛徒”记忆犹新,那是深入骨髓的恨,背叛了自己的球队和球迷。 作为甲A赛场上的中场大师,他在国家队却没有太多表现机会,参加了世界杯预选赛,却落选了最终决赛圈大名单。 究其原因,还是本身防守太差导致,现代足球需要球员攻守兼备,不能有太大短板,可惜申思像个偏科严重的学生,最终不受待见。 当然他这种类型放在今天,肯定又会被吐槽,如今前腰这个位置早已淡化,古典型前腰由于节奏偏慢根本没市场,但当年确实厉害。 97年对山东,98年对广州太阳神,99年对武汉红桃K,00年对延边敖东,01年对国安和沈阳金德。 对阵国安记忆最深,那是他在申花最后一个赛季,帮助申花那一年双杀国安,感觉好爽! 申思职业生涯充满争议,有人说他是中场大师,指哪打哪,能盘活球队,还有一脚任意球。 也有人说他完全被高估,没速度,没防守根本不适合现代足球,历任国家队主教练都不喜欢,即便上场也毫无表现,完全是个水货。 纵观申思职业生涯,技术特点鲜明,优缺点都很突出,无论场外如何,作为中场他在国内确实是一位大师。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