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丁立人:棋人棋事 |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3/5/6 7:02:29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
|
|||||
4岁学棋,17岁成为国际特级大师,22岁率领中国队夺得历史上首个奥赛冠军,再到登上国际象棋男子世界之巅……回顾棋手的成长之路其实有迹可循,机遇总是偏爱那些有准备的人。 1992年,丁立人出生于温州,父母给他取名 “立人”,出自他们最喜欢的儒家名言: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丁爸爸回忆,自己是个棋迷,受他遗传,小丁从小就对有不一样的兴趣,“飞行棋、跳棋、中国象棋,都喜欢”。所以,丁立人的父母为他报名了国象的培训班。 儿童时代,丁立人与棋相伴。刚开始学棋时,他坐着都够不着棋盘,只能跪坐在椅子上学棋。就是这样一个懵懂孩童,开始了自己的国象之路,先后在陈力行、黄希文以及王骋等名师的带领下,展露出惊人的天赋:5岁时拿到全国6岁组冠军;小学一年级,爸爸从此不是对手;9岁那年,他又夺得了全国锦标赛10岁以下组冠军;从9岁到17岁,他拿到李成智杯所有年龄组的冠军,还拿到世界分龄组10岁和12岁的亚军。 少年时代,丁立人在棋盘上展现出和年龄不匹配的沉稳和冷静,棋艺增长得也十分迅速。2009年,17岁的丁立人成为当时最年轻的国际特级大师,已经开始在棋盘前与苏伟利、王皓、卜祥志等诸多名将平起平坐。 丁立人早期下棋可谓顺风顺水,并没有遇到什么困难。他的秘诀是对比赛充满渴望每到比赛的时候都很放得开,而且父母从未施加压力,所以棋下得很主动,从不害怕。2009年成功拿下全国冠军是丁立人迄今为止最满意的成就之一(11盘棋6胜5和超水平发挥其中四盘都有弃子,下得非常精彩) 。 棋评家都说丁立人天赋异禀,但丁立人却觉得自己一路走来其实很难,“经常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坎,不过还好,最后都能想办法迈过去。” 拿到全国冠军也奠定了丁立人的职业道路正式启程。然而之后参加甲级联赛成绩却并不理想,主要是对自己的定位有所迷失,面对以前很怕的对手,转变到认为应该可以赢他们,可是结果却输的很惨,心理上无法承受巨大落差想休息甚至逃跑。当时许昱华是浙江队的教练,她建议无论如何也得坚持,就当去锻炼,不能因为害怕而退缩。于是丁立人鼓足勇气代表本队下了最后一场,可惜事与愿违仍然是以输棋告终。 竞技体育没有人是常胜将军,学习面对失败,是国际象棋选手的必修课。丁立人坦言下棋真正的残酷和痛苦只有从事职业之后才能体会。以前边学习边下棋的时候,并没有那般在意,然而现在下棋是全部,就不那么容易释怀了。 现在面对输棋,他的解决办法就是下完以后回来立刻总结和复盘,积累更多经验以后再参加别的比赛,重新开始。状态特别不好的时候就回顾以前下的精彩对局,看看自己贏得多么有气势,给自己鼓劲儿。 几经考虑,丁立人的父母才有了最终的决定。“在此之前,我们一直觉得他是会下棋的学生;在此之后,我们觉得学习还是不能丢,但定位可能要换成学生型的棋手。”丁爸爸说。 此后,丁立人休学了一年,全身心下棋。如今回想,丁立人坦言自己并不适应那种只有棋的生活,“那段时间总觉得差点什么,后来还是想读大学,就去了北大,选了自己一直感兴趣的法律。如果不是休学那一年,肯定不会去读大学。” 比更多人都要幸运,在攀登国际象棋高峰的同时,丁立人也跟同龄人一样完成了大学的学业。2017年,他从北京大学法学院本科毕业。 丁立人说,学法律是“糊里糊涂”。当初他喜欢看《名侦探柯南》,以为法律跟侦查办案有一点关联,结果上学时只有一门课跟这个相关。 尽管是“误打误撞”,丁立人并不后悔。他说:“如果你选择了感兴趣的专业,但是那些作业、那些论文可能会让你觉得很痛苦,不一定要把爱好当成专业。” 熟悉丁立人的都知道,阅读是他最大的爱好。每次去参加国际象棋比赛,他都会带一本书。因为经常看书,丁立人也对哲学产生了兴趣,他喜欢哲学的思维方式和思辨性。 “发呆时,总爱望着这条缓缓流动的河。此刻它正栖息在一片树影下,漆黑而又深邃……” 丁立人发朋友圈不太多,平均每个月才1条左右,但他发圈的内容更多都集中于这样的思考。 “只要是严肃的文学作品,就会涉及一点点这种探讨根本性的命题。通俗的文学可能是看过就过去了,但是严肃的作品是会引发思考。”丁立人说。 除了阅读之外,丁立人还喜欢踢足球、打篮球。他说:“下棋、读书、踢球,差不多就是我喜欢的事。”外出比赛时,如遇上重大足球赛事,他总不忘收看。2014年在伊朗比赛时,他不忘收看欧冠决赛直播;在北大读书备考时,也不忘熬夜收看巴西世界杯。 曾有记者问他,下棋的意义是什么?丁立人的回答很现实,“就是没有什么别的更好的选择”。 那生活的意义呢?丁立人沉吟片刻,说:“生活的意义应该在于那些不一样的、那些璀璨的时刻吧,而不是那些日常的生活、那些稀松平常的一天,应该是为了那些闪光的时刻和不一样的时刻而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