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儿时过年的回忆 郝玉静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4/2/15 21:39:11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大年初一早上,按照传统习俗我们早上吃了水饺。因为我和爱人回农村老家过年,饭罢也没有地方去逛,就坐在家里闲聊起关于过年的感受。爱人说,如今过年没啥意思。他说了此话,我也觉得有同感。静下心来,不免回忆起儿时的过年。

  “新年到、 新年到,穿新衣、戴新帽,包饺子、打灯笼、放鞭炮。” 儿时的过年,虽然人穷,生活条件都很落后,但是过年却十分令人期盼,过年的那种开心,好有满足感。因为过年才能吃到一些平时吃不到的饭菜,才会穿平时穿不到的漂亮的新衣服和父母发的压岁钱…那个时候我们对于“年”的盼望有很多很多,所以过年就成了孩子们一年中最快乐的事情。

  那个时候的过年,刷墙,画窗花,打扫卫生。尽管所住的房子破旧不堪,但家人也要精心收拾一番。就是房屋的顶棚时不时会被老鼠咬破,过年前都要糊补结实了。吃的大多数是烩菜。母亲用白萝卜,白菜,土豆,豆腐,粉条烩一大盆菜。吃饭的时候,母亲就把烩菜舀一些,在锅里和馒头一起加热。热好了,家人一人一碗烩菜,一个馒头就吃得香香的,饱饱的。就母亲说,年前的忙碌做吃好的,就为正月天吃起来方便。

  儿时的大年三十晚上,村上就开始唱大戏。那热闹的场面令人心动。即便是天冷得出奇,可人们总喜欢聚集在大队篮球场上的土戏台前,等待戏开演。那看戏的人特别多,村里的人,还有临近村子里的人都赶来凑热闹的。可谓人山人海,摩肩接踵。

  初一吃过早饭后,村上还要组织锣鼓队给烈军属拜年,送的礼物很简单,就是一张年画或着一副对联之类的东西。可那锣鼓喧天的阵势,气势还是很宏大的。好多大人小孩都跟着看热闹,笑容洋溢在每个人的脸上。

  那个时候唱大戏,要唱好多天的,大年三十晚上,初一到初五,白天一场,晚上又演一场。人们过年时,除了吃好就是看大戏。每次看戏的时候,我们姊妹都会早早搬着凳子去占地方,去的早就占中间靠前的位置。等父母忙完了家里的事情,就来找我们,坐在一起看戏,那种开心的感觉真好!对于有些戏的剧情我们不大懂,父母就会给我们讲讲。这样以来,在我很小的时候,就记住了好多戏曲的剧情。特别是大姑和大姐唱戏的晚上,家人们尤其高兴,因为我们觉得,亲人唱戏就是我们的荣耀。大姑唱王宝钏,秦香莲,梁秋燕里的二嫂等戏。大姑唱戏很投入感情,经常会进入角色,哭的泪流满面的,很能感动人。大姐唱《虎口缘》里的贾莲香,《走雪》,《三上轿》等戏,也演得形象逼真,令人赞不绝口。

  看戏是正月天最为开心的事情,就是人们拜年,也要早早赶回家看戏的。那个时候看戏仿佛成了习惯。看戏是人们聚集,观看演出的场所。戏演到正月初五,台子不拆,到了正月十四,十五又要唱一波大戏。由于村上正月天唱戏,人们过年就有热闹凑,家家户户把看戏当成过年的大事情来对待。有些戏演起来演员人数不够时,还要和邻村协商,合演一出大戏。比如《白马记》《铡门案》《赵氏孤儿》《辕门斩子》等戏。在我们村演了,还要去邻村演的。在我的记忆里,虽然是民间排练演戏,可演员们的演技是相当不错的。

  那个时候,我们小孩子还有一个爱好,就是每次演完戏后的早上,好多孩子都会早早起床,跑到演戏的篮球场,看有没有人丢了东西,比如一角钱,手套,手帕,头巾或者其他小的物品,只要捡拾到了,就开心的不得了。觉得那就是一个不小的收获。毕竟人穷,物质匮乏,就是捡拾到一个小小的物品就会如获至宝,开心好长时间的。

  说起过年唱大戏,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每年一进入腊月,村上就开始组织演员,和拉二胡,打板的,敲锣打鼓的人进行训练。训练的地点就在村上的青年之家里面,一间可大的房子,生个火炉。有专门懂戏的人指导,培训青年演员学戏。演员都是在村上挑选那些长得标致的男女青年,培养她们学戏,使村上的戏曲表演后继有人。其实,我们村上好多女孩子初中毕业都学戏,有些为了演戏都被撮合着嫁给村子里的小伙,留在村子里唱戏。

  过年唱大戏几乎伴随了我整个童年时光。耳濡目染,也使我对戏曲十分感兴趣,也学唱了好多戏曲的。有些跟着大姑学,有些跟着大姐学,还有些是自己听戏时间长就会唱了。那个时候村上排戏,再冷,我都会头巾包头,趴在青年之家的窗台上,一看到底。

  后来,过年唱戏的消亡也是由于演员的缺失和组织者们逐渐老去,唱戏服装的破损等原因。不过后来还有一段时间里,春节文艺演出,青年演员上阵,唱歌跳舞,演小品,节目也是异彩纷呈,可坚持的时间不长就瓦解了。

  再以后,戏台子倒塌了,过年唱戏,文艺演出彻底结束了。可儿时的那段过年记忆,伴随我度过了童年最美好的时光。

  回想儿时过年,还是满满当当的快乐和幸福感涌上心头。虽然没有电视看春节晚会,但有人们聚集在一起看大戏的快乐也是妙不可言。还有邻村的社火,跑马,跑旱船,踩高跷,也有唱大戏的。如果一旦听说了,我们小伙伴就会三五成群的一起去凑热闹,那种开心,那种满足感,仿佛是从来没有的。记得有一年村里人去离村十里路的村里看社火,好多人都站在村里一个给矿上拉煤的大卡车车厢里去看热闹,挤得人气都出不来的感觉。可见人们凑热闹的兴趣有多浓了。

  如今生活条件好了,过年时村子里却静悄悄地,只是偶尔的鞭炮声打破了村庄的沉寂。人们只有宅在家里看看电视,玩玩手机,吃吃喝喝,就是所谓年的过法。初二以后开始拜年了,才可以走村串巷的一览风情。可年轻人有些会开车出游,那也是一种不错的年的过法了。

  儿时过年的记忆是挥之不去的。回首往事,有风有雨;回眸世事,有喜有悲。山水一程,日月三江,任时光荏苒,光阴的故事总在一遍遍的述说。时间无法留住,记忆却永铭心间。在这辞旧迎新之时,辞去旧岁也辞去冷冬的寒凉,迎来新春也迎来一春的暖意。欢乐是一种心情,淡然也是一种心境。新年伊始,让我们都放下了往日的忧愁和烦恼,以一种轻松愉悦的心情迎接新年。

  郝玉静,教师,耀州区作协会员,耀州区诗词学会会员。编撰了《我的平凡世界》《我的教师之路》《我的学生时代》《曾经走过的日子》《我这三十年》《花絮》《生活拾零》《阿娇的烦恼》《孽缘》《我的父亲》等文集,其中《我的师范生活》一文收录在《一代中师生》一书,2008年被中国教育学会新课堂组聘为研究员,《诗颂新中国70华诞》大型诗词评选活动中《祖国啊我的祖国》荣获金奖,自己被授予新时代爱国诗人“荣誉称号”,曾有百余篇论文,诗文发表在公众平台、网刊、杂志、报刊,多篇文章获奖。我坚信,人生路有多长,笔耕就有多远。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