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7日,鲁南商报发文宣布停刊。从1996年4月30日《沂蒙生活报》创刊,到2006年11月18日更名《鲁南商报》,直至出版第6867期,整整28年,见证了四季变换与城市发展,记忆沉甸甸,珍贵又温暖。
纸媒这几年确实艰难,我都很久没见到这份报纸了。单位两年前就不再往科室发,曾经满大街的报亭如今也消失在历史中,这让我心里挺不是滋味,毕竟那曾是城市文化的一道风景线,如今没了,着实惋惜。
曾经2009年下半年我接手临沂市人民医院慈善办主任一职。与鲁南商报开启合作的是2010年11月1日,记者张建峰在A5版刊登《“加拿大彩虹行动”献爱心,将为临沂120例唇腭裂患者和烧伤患者进行手术》。
尽管2016年7月16日,我的纪念唐山大地震40周年作品《那一年,地震了》整版刊出,2017年1月17日,记者周广聪发了《临沂:发救助金被疑是骗子,医院人员无奈是上门解释》成了我与该报的收官篇章。在我负责慈善办的七八年里,和周广聪合作最多,虽我是60年代生人,他是80年代的,却成了忘年交。
那时候,慈善救助项目在临沂、在市人民医院纷纷落地,像中国红十字基金会的天使回声基金、小天使基金、天使阳光基金,还有和北京天使妈妈基金合作的儿童烧烫伤救助等。医院有救助需求就找慈善办,填申请材料,同时联系媒体,鲁南商报这边大多时候是周广聪负责医院宣传,我俩就一起调查采访,基本第二天报道就能见报。每个救助项目都在临沂引起不小反响,咨询和捐助电话不断。靠个人自筹、媒体宣传捐助、慈善基金配套各一部分,多数患者都得到了妥善治疗。那几年通过鲁南商报发起和长期筹集捐款救助的患者就有几十个,好多还是跟踪连续报道,每个故事都难忘。
比如《女童烫伤,父亲无力救治欲放弃,医务人员为其申请天使妈妈基金救助》《爱心涌向沂南被受伤兄弟,目前已开通捐款通道》《一条微信募来1.8万元爱心款,尿毒症女孩获爱心人士关注》《幼时一场大火让她面目全非,平邑16岁烧伤女孩赴美整容》《煤气突然爆炸,大火吞噬祖孙俩,8岁男孩面部严重毁容,仍未脱离生命危险》《烫伤患儿做植皮手术,临沂医院慈善微博直播》等报道,为孩子们筹到善款,解了治病的燃眉之急,帮了一个个家庭。从2010年到2016年,通过天使妈妈基金这一慈善项目,在鲁南商报等媒体助力下,共救助患儿88名,救助基金达203万元。
鲁南商报纸质版停刊了,是挺伤感的事,可它或许会以新形式在网络时代发挥更大作用,也算是一种慰藉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