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许多球迷而言,在非洲的土地上看世界杯的机会如此珍稀,或许有生之年仅此一次
南非世界杯组委会官方刊物的最新一期,封面最醒目的标题是一行橙色英文:ALMOST READY,意思是南非世界杯足球赛几乎筹备就绪。
11月25日,在专为世界杯修建的开普敦绿点体育场,《中国新闻周刊》记者看到,十多台高空作业车伸展手臂,进行着体育场外立面的装饰,工地的倒计时牌上提示工期还剩19天,其他几座体育场的进度也大体相当,舞台“ALMOST READY”;当地时间12月4日,32强的抽签仪式在开普敦的国际会议中心完成了,对手确定,球员们已经迫不及待地擦拭战靴了,表演者“ALMOST READY”。
不过,“ALMOST(几乎)”是一个暧昧的词汇,似乎表明某些方面仍有欠缺。用它来形容南非世界杯的筹备工作,非常之准确。或许到了2010年6月11日的开幕日,仍有一些课题处于ALMOST READY状态。
应国际足联和南非世界杯组委会的邀请,《中国新闻周刊》记者与来自亚洲、澳洲其他五个国家的记者一起,组成8人的采访团(一下简称“记者团”),在四天(11月23~26日)时间里先后走访了三座世界杯主办城市,了解筹备进展及主办国风貌。
这三座城市分别是南非的经济中心约翰内斯堡(华人习惯称之为“约堡”)、南非最大的港口德班、南非立法首都暨海滨旅游胜地开普敦。
活动中除了观摩三座城市的在建体育场,还安排采访了众多与世界杯相关的要员,包括南非世界杯组委会CEO乔丹、“国际市场发展理事会”的执行CEO保尔·巴尼斯特,以及南非足协的CEO、南非独立后的第一任国家队主教练、世界杯安保负责人等。
通过采访不难发现,南非对于承办世界杯体现出巨大的诚意和热情,上述三座城市专门修建的专业足球场,无不恢弘而奢华,主办城市的机场也在紧张扩建,包括增加巨无霸一般的超大型停车楼。
申办成功后,南非政府专门成立了“国际市场发展理事会”,其职能是利用世界杯提升南非国家形象,进行品牌推广。先后邀请各大洲的记者团造访,显然也是他们“国家营销”布局中的一步棋。
一位负责接待记者团的当地白人女性自豪地说,在非洲大陆,南非人以勤勉著称。一路所见所闻也印证了这一点,无论白人还是有色人种,都给人以扎实工作的印象。记者团日程紧凑,每个环节的运作都很高效,一切活动严格按时间表进行。
在约堡、德班、开普敦,如果忽略人们的肤色,你几乎会以为身处西欧某地。满大街的新款汽车和成片的花园洋房,标示着这里富足的一面。即使是穷人聚居区,也很少见到衣衫褴褛的居民和破败不堪的房屋。
在版图上,南非是非洲大陆上的一个大国,不过,从经济水平和社会形态上,它又仿佛脱离了这个充斥着贫苦、落后与饥荒的大陆,成为一个“不像非洲”的非洲国家。
非洲大陆必然要举办世界杯,而最发达的南非无疑是首选。一切似乎顺理成章。但是,从这个决定做出之日起,就注定了那将是一届不同寻常的世界杯,梦幻与梦魇,天使与魔鬼,必然如影随形。
1994年开始,这个国家告别了黑暗的种族隔离制度,但接近40%的高失业率和日益拉大的贫富差距,加之泛滥,让它无法摘下另一顶不光彩的帽子——世界上犯罪率最高的国家之一。
在参观德班体育场的球员休息室时,讲解者特意强调,每个球员更衣处都配备了保险柜,这在别的体育场是难得一见的。
在南非,开普敦被描述为相对安全的城市,而最危险的城市,非约翰内斯堡莫属。要知道,世界杯的开幕式和闭幕式,都在这里举办。
在约翰内斯堡,很少能见到屋顶超过树冠的建筑,只有一小块高楼林立的城区,当地人说,那里恰恰是穷人聚居的犯罪高发区。
约翰内斯堡的白天通常会陷入严重的塞车中,不过随着夜色降临,街市却清净得如同乡村——即使是当地人,也忌惮于夜间出行。“假如一定要出去,必须开车,而且路上千万别停车。”当地导游提醒说。
美国体育专栏作家西蒙·库珀近日也在约翰内斯堡。他在一天早晨亲睹了一场警方搜捕行动,他询问一位警官,在这座城市,一天中的哪个时间是最危险的,警官的回答是“任何时间”,西蒙又打听哪个区域是最危险的,得到的答案是“任何地点”。
也许情况被心绪不佳的警官先生夸大了,但来自警方的另一种判断显然也不足以采信。在约翰内斯堡一座花园式办公区域,负责世界杯安保的警方发言人对到访的记者团表示,约翰内斯堡有能力保障世界杯期间的安全。这位严重谢顶的黑人警官还辩称,犯罪在任何国家和城市都难以避免,他不希望外界纠缠于南非的治安问题。
相较于警方,南非世界杯组委会CEO丹尼斯·乔丹的表态谨慎得多——我也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希望什么都不会发生。
有消息称,在南非遇袭的几率是英国(欧洲犯罪率最高的国家)的27倍。西蒙说,在这个国家、尤其是约堡的恐惧感,会毁掉这届世界杯,也将损害南非的国家形象。
这是一个以足球为生命的国度,谈起足球,人们眉飞色舞,忘却了生活的烦忧,打开电视,体育台“SuperSport”共有7个频道,至少5个在播放足球节目。而真正让人感受到南非人与足球特殊情感的,是一个叫卡雅丽莎的地方。
卡雅丽莎(Khayelitsha)距离繁华的开普敦市区约半小时车程,是一座极其典型的南非郊区城镇,曾获得柏林电影节金熊奖的南非影片《卡雅利莎的卡门》就是在该镇实景拍摄,而这个人口稠密、失业人群聚集的小镇的另一个标签就没那么金光闪闪了——它是这个国家的艾滋病重灾区之一。整个南非也是艾滋病的高发地区,该国人口近5000万,据估计有550万到610万艾滋病患者或艾滋病毒携带者,超过总人口的10%。
这是一座在强烈的夏日光影下对比鲜明的小镇,居民基本都是黑人。总体上,它显得压抑而沉寂,尤其上了年纪的人们,眼中隐约带有对生活的怀疑;它也有自己阳光的一面,比如那些追逐足球的无忧无虑的孩子。
在小镇卡雅丽莎,有一块七人制的人造草皮球场以及教育、健身等配套建筑,这是国际足联“足球希望工程”孵出的第一个蛋,计划中,他们要投入巨资在世界各地推广。主办者介绍说,之所以会首选这个小镇,是希望以草根足球的普及给艾滋阴影下的青少年带去快乐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帮人们远离不正当的性行为和犯罪。
下午是足球时间。孩子们不分年龄,被分成几拨,轮流进场比赛,没有比赛的俯身于四周的挡板上,出现精彩场面,就用双手拍打挡板,以示“喝彩”。非洲孩子的足球天分,在这样的狂欢中显露无遗,即使是四五岁的儿童,也敢于在大孩子腰间钻来钻去,熟练地做出踩球、拉球等杂耍般的动作。每个人的唯一兴趣,就是把球抢到自己脚下,进行近乎舞蹈的盘带。你不得不感叹,他们无比灵巧的肢体真是为足球而生的。
孩子们需要的,只是一只足球,一块场地,至于世界杯,那是富人们——包括那些握着钞票却找不到主队的中国球迷——的游戏。
德班体育场入口的玻璃墙壁上,装饰着多国文字,其中也有两句中文——“欢迎光临”和“胜利是肯定的”。前者对于中国人来说,尚具有现实意义。
2010年六七月间,在南非那个并不寒冷的冬季,会有大批的中国观光客踏上世界杯之旅吗——就像2006年德国世界杯那样,现在还是个疑问。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